发表于:2014-02-21更新|标签:安全贴士

现在劳保市场上的防护产品很多、很杂,并且有很多的低劣产品混入之中,选用的材料没有行业标准,没有任何的检测报告,没有明确的使用说明,没有针对不同职业的穿着分类,给消费者造成了选择的误区,无法找到能适合自己相应职业的防护产品,而且很多产品都起不到真正的防护作用,随时都存在着对劳动群体在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事故的频发损害了社会和大众的利益。

随着事故频发的警醒,劳动者对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正在提高,迫切希望有真正起到职业安全防护的产品,予以保护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国家和地方也因此而制定了行业或职业标准,对劳保市场的管理正在规范化,对生产劳保用品的厂家也有了强制性的执行标准,给从事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提供了选择不同防护用品的指导,更适用于在不同环境下的安全防护。

国外在职业安全防护产品的生产上制定了极其严格的执行标准,而且还在不断的有新的标准出台,提高产品的防护等级,对在不同职业,不同环境下的工作都有不同的穿着要求。劳动者都有着对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与趋势。

防护产品的选择:

1,根据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在工作环境下的产品。国家对防护服的参考标准是GB20653

2,根据劳动者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进行选择适用于自身防护安全的防护用品。

3,选择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正常工作的防护用品。

4,对所选择使用的防护用品检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需要明白其使用方法。

防护用品的使用:

1,打开产品阅读其说明书,检查产品的安全性能,按规范穿戴使用产品,使其达到对自身的保护目的。

2,按照产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要做到: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3,在工作时需注意对产品的维护,勿使产品受到损伤而导致其安全防护性能的降低。

4,在使用后应按照说明正确保管好产品,明白维护好产品的方法,对再次使用起到同样的防护作用。

5,产品都有使用的安全期限,对过期的产品应作报废处理,更换新的产品,予以保证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耐戈友推出的产品是在严格执行现在国际和国家制定实行的标准基础上,结合国内劳动者的职业特性和工作环境,设计制造了完全按照现有标准的防护系列服装,从面辅料的采购到成品的制作流程都极具规范,对每一件产品都有相应的检测报告和使用说明书,指导其正确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本文由耐戈友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链接地址:http://www.negu.com.cn/?article-38.html

发表于:2014-02-21更新|标签:安全贴士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噪声已成为工业生产中比粉尘、毒物分布还广泛的职业病危害,并且其影响范围之广,几乎很难隔绝控制。在当前的听力损伤人群中,职业人群占据了1/3。尽管如此,噪声性耳聋因具有隐匿性、损伤进展慢、潜伏期长等特点,并未引起用人单位、作业人员应有的重视,噪声性耳聋报告病例呈逐年递增态势。

       近日,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的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及个人听力防护高峰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所所长李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噪声性耳聋可防可控,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切莫等闲视之。

       噪声性耳聋四个发病特点:

       依据近8年职业病报告中噪声性耳聋的数据,李涛总结出了我国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特点。

     

     其一,患者中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见图示)。这一特征符合男性、女性劳动者选择就业的特点。

     其二,报告病例逐年增加(见图示)。李涛认为,根据噪声危害的特点,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噪声所致的听力危害仍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其三,病例所属企业经济类型分布特征明显(见图示)。李涛坦言,噪声性耳聋报告病例的这种经济类型分布特点,并不意味着集体或私营企业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真的最低,可能更主要的是因国有企业,外商、港澳台商投资及中外合作企业在职业健康监护方面比集体或私营企业做得更好,更能及时发现噪声性耳聋病人

    其四,噪声性耳聋报告病例涉及37个行业,但60.24%的噪声性耳聋病例都出现在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金属制品制造业(见图示)。

    “虽然听力损伤不会立即危及患者生命,但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李涛说:按照目前的发病特点,我们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紧防控噪声性耳聋。

    危害可控可防亟须重视:

    李涛表示,噪声对劳动者听觉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未发病前,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噪声性耳聋的预防和控制。

    据介绍,长期在95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工作,有29%的人会丧失听力,即使噪声只有85分贝,也会有10%的人出现耳聋。许多研究报告表明,高强度噪声还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听觉、智力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的变化。

    “噪声性耳聋是可防可控的,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控制、管理控制措施以及加强个体防护进行预防。李涛说。

     为防止噪声危害,我国制定了《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从噪声性耳聋的预防控制、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等方面,为保护劳动者听力提供了科学指导。噪声危害防控的关键是用人单位要将法规、标准切实落实到职业病防治工作中,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李涛说。

     对于预防噪声性耳聋,李涛也给出了建议:用人单位要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尽量从声源上进行控制,采用噪声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选择低噪声设备,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噪声危害;对于采取工程控制技术措施后仍不达标的作业场所,要强化噪声危害管理,合理安排劳动作息时间,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定期对劳动者接触噪声的水平进行检测、评价,及时将不适于进行噪声作业的劳动者调离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病危害告知,使劳动者自觉执行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由此可知,必须加强重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亟待出台预防噪声危害的安全法规,监督产生高噪声的企业或场所,给工作人员的相对安静的环境,减少噪声的危害程度。


本文由耐戈友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链接地址:http://www.negu.com.cn/?article-64.html

发表于:2014-02-21更新|标签:安全贴士
发表于:2014-02-21更新|标签:安全贴士

1,什么是电弧:

电弧是一种气体的剧烈放电现象,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例如空气)所产生的瞬间火花,若巨大的电流接触人体可造成很大的伤害,接触物体会引起燃烧。

2,电弧产生的原因:

电路接触不良,绝缘失效或接地不良,开关质量问题或安装不善,线路布局不规范或缺少必要的维护等因素都存在着安全的隐患。当用开关电器断开电流时,如果电路电压不低于10—20伏,电流不小于80~100mA,电器的触头间便会产生电弧。电弧的形成是触头间中性质子(分子和原子)被游离的过程。开关触头分离时,触头间距离很小,电场强度E很高(E = U/d)。当电场强度超过3×10^6V/m时,阴极表面的电子就会被电场力拉出而形成触头空间的自由电子。

3,电弧的危害:

电弧电压所产生的危害是严重的,其温度可高达数千摄氏度,轻则损坏设备,重则可以产生爆炸,酿成火灾,威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更需要额外的加以注意,更容易造成事故,甚至是人员的伤亡。在电力行业中,开关电器会产生电弧,因为其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能烧坏触头,甚至导致触头熔焊。如果电弧不立即熄灭,就会酿成灾祸。另外,在电弧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波、高强度的闪电和爆炸,以及一氧化碳、铜蒸气、铝蒸气等有毒气体,会对人的视力、听力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巨大的能量可导致人员的因触电烧伤或死亡。决定电弧伤害程度的因素包括电弧电流、电弧电压、操作人员与电弧的距离和电弧持续的时间等。

4,电弧危害的特点:

电弧的危害具有不可预测性,电弧事故的发生往往由于不被人们注意的微小的疏忽而造成的,因此很难进行有效的预防。电弧的发生还有其瞬时性,电弧发生的时间非常短,但释放的能量非常大,很难作出有效的预防,伤害可在瞬间发生,对人体的危害常常是非常严重的。

5,电弧危害的预防:

电弧危害是可以预防或减轻的。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严格规范的电路工程设计,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可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缩短事故发生延续的时间,相对减低了事故的危害程度。

必须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但还是难免在各种环境及心情不佳的情况下,发生误操作等违反规程的事情时有发生,危险仍然存在,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不带电的情形下工作。穿戴电弧防护装备,在国外的许多国家已应用较广泛。

    对从事此类工作的专业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上岗前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当事故发生时如何面对或以最好的方式处置,掌握最佳的时机避免或减轻电弧对自身的伤害。

    耐戈友的防护服产品在充分了解电弧的产生和危害的基础上,对防电弧服的制作材料都进行了严格的标准测试,经过阻燃处理的棉纤维或黏胶纤维,具有阻燃、耐热、不熔融和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对电弧产生的高温或火花有阻燃和隔热的效果,从而避免或减轻对人体的伤害。


本文由耐戈友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链接地址:http://www.negu.com.cn/?article-40.html

您是第999900位访问耐戈友的客人!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8036362号-1,苏ICP备18036362号-2